



2024年大選,雖民進黨賴清德、蕭美琴當選正副總統,卻失去國會多數,形成朝小野大局面。藍白兩黨隨即主導推動《立法院職權行使法》修法,要求總統定期國情報告、禁止官員反質詢、強化國會調查權等爭議條文,引發青鳥行動10萬人包圍立法院,「大罷免」因此萌芽。
後續藍白再推多項爭議修法,包括《選罷法》中要求罷免同意票須超過當選票、連署須附身份證,被批刁難公民罷免權。另在《財劃法》擴大統籌稅款分配、於《憲法訴訟法》設門檻癱瘓憲法法庭。
今年初,藍白審查總預算提案凍刪2075億元,創史上新高,多名藍委更語出驚人,如陳玉珍稱影視界「丟掉要飯碗」、徐巧芯說「海鯤號浮起來就有錢」。一連串作為激起民怨,全台公民團體紛紛響應,展開罷免第一階段連署,「大罷免」正式啟動。
根據《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》規定,罷免立委需經過以下三階段:
第一階段:提議連署
提議人數應為原選舉區選舉人總數1%以上,並向中選會申請。
第二階段:連署
連署人數應為原選舉區選舉人總數10%以上,主管選舉委員會應為罷免案成立之宣告。若連署人數不足,領銜人須於10日內補提,並以一次為限;若屆期人數依然不足,則罷免案不成立。
第三階段:投票
罷免案投票結果,有效同意票數多於不同意票數,且同意票數達原選舉區選舉人總數1/4以上,即為通過。
攜帶:國民身分證、印章及投票通知單
( 護照、健保卡或駕照等其他證件皆無法取代身分證)
若忘帶印章→簽名或蓋指紋代替
若忘帶投票通知單→投票
投票流程:
確認身分:出示身分證、投票通知單給工作人員確認
*罷免票紙顏色依法循例自未予以統一規定顏色。
「您是否同意第三核能發電廠經主管機關確認無安全疑慮後,繼續運轉?」
提出單位:民眾黨立法院黨團
2025年4月18日通過一讀交付協商,5月20日通過
政府設定的2025年減排與再生能源設置目標進度落後
環境部已坦承無法如期達標
再生能源涉及農地濫用、補助造假、圖利財團等
高躉購價導致台電虧損達4,229億元
國際間重新評估核能,日本亦延役與重啟核電廠
台灣仰賴進口能源,應保留核能作為穩定基載電力
1.有效同意票 > 有效不同意票
2.有效同意票 ≥ 投票權人總數的1/4
> 以2024年總統選舉人數計算,門檻為488萬7133張有效同意票
(1,954萬8531人)
全國性公民投票案第21案公投票顏色:白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