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rallax background

陶藝許朝宗

說起許朝宗,在兩岸三地甚至國際陶瓷界,都堪稱是無人不知、無人不曉的大師級人物;而這位性情率直的大師從來不諱言,1976年從軍中退伍的時候,21歲、念農業職業學校森林科出身的他原本在宜蘭當地的木業場上班,從沒接觸過陶瓷產業,後來為了追求住在三峽的太太,才從宜蘭來到鶯歌發展,與陶瓷結下不解之緣。一開始進入當時頗具規模的「市拿陶瓷」擔任品管員,說是品管員,其實是打雜,工作簡單,收入也穩定,他卻不想安於現狀,希望培養一技之長,只要有機會,便仔細觀察師傅們如何煉土、塑形、素燒、上釉、釉燒,後來升至生產管理員、製造課課長,有更多機會近距離觀察許多製程的「眉角」,默默記在心裡,回家立刻動手試做,那時他還沒有自己的窯,只能隔天再拿回窯廠試燒,一步步增強功力。「當人家員工,正職一定要先顧好,只能利用自己的時間『偷看』、『偷學』,不可以踰矩。」他說:「這是本分。」

他旺盛的企圖心與學習力很快在業界引起注意,4年後,幾位鶯歌在地業者籌資設立「吉洲窯」,禮聘他擔任廠長。豈料沒多久,窯廠面臨經營問題,他決定買下全部股份獨立營運,也自此開始了他籌備已久的「十年計畫」。


不滿足現狀的藝術家
  十年計畫一步一腳印
  為創作人生立下里程碑

許朝宗表示:「所謂『十年計畫』,是希望在擁有自己的窯和公司之後,每十年都能達到『尋求突破、自我成長』的一個具體目標。」第一個十年落在八O年代,當時明、清仿古瓷器外銷熱潮正夯,在器型、紋飾上以古為尊,像是工筆細緻的仿古青花瓷、質地溫潤清透如玉的汝窯作品都是代表作。由於生意好,他開始聘請畫師來廠裡幫忙畫仿古陶瓷品,自己除了親上生產線,也埋首研發色釉,樹立產品風格。許朝宗說:「台灣早期陶瓷沒有色釉,最早開始燒色釉的只有兩個廠,一個是曉芳窯,另一個就是吉洲窯。」整座窯廠日以繼夜趕工出貨,打穩了吉洲窯穩定發展的根基。

九O年代,進入「第二個十年」,鶯歌陶瓷面臨中國廉價品大軍壓境的窘境,仿古藝術陶瓷商品不僅外銷熱潮衰退,連內需市場都岌岌可危,整個產業急轉直下,陶瓷廠有的外移出走,有的撐不下去忍痛收攤,許朝宗卻把危機當做轉機,趁勢轉作藝術性與價值較高的創作陶瓷,對於釉藥、釉色、燒窯、造型更加投入鑽研,積極突破仿古陶瓷的瓶頸,他試著將陶土結合其他媒材,以重新詮釋仿古藝術瓷的描金、亮金、金彩系列作品及「鐵繡花」系列為代表。金彩系列是他將11%的金水使用在無釉坯體上,經過反覆實驗,終於做出期待的霧金質感。鐵鏽花也是出自一次跳脫常軌的釉藥配方試驗,將具有鐵鏽質感的試片轉化成細膩的鐵鏽花瓷。在那個陶藝創作還不多見的年代,許朝宗創作之餘,也帶著作品積極征戰全台各地陶瓷競賽,與其他藝術家交流、拓展視野、累積經驗,這十年也是他在全國陶藝競賽中獲獎最多、迅速累積高知名度的時期,成功建立個人品牌形象。

第三個十年,許朝宗將黃金與陶瓷巧妙結合,大幅提升陶藝品的藝術價值;第四個十年以「黃金立體」系列為代表,形塑出陶瓷創作令人驚喜的全新風貌。2013年,他以專業人員身份升等大專院校專業技術正教授,2015年獲得德國第一陶瓷品牌麥森(MEISSEN)瓷器邀請,成為第一位駐廠創作的華人藝術家。


透過積極的態度與持續的學習力,
  研發出別人無法複製的技術,
  打造出品牌獨一無二、叫好叫座的優勢

40多年來,許朝宗親身經歷了鶯歌陶瓷產業的興衰起落。2003年他擔任陶瓷藝術發展協會理事長,陶瓷店家只有70多家,現在已暴增到600多家,「同質性太高加上經濟不景氣,要在陶瓷業闖出一條血路不容易。」他指指腦袋:「一定要動腦。」例如當陶瓷業開始衰退,他不多猶豫立刻決定轉型,靠創作自營自銷博生機。「做這個決定,不是過度樂觀、更不是盲目賭注,而是我知道市場總有一天會飽和,因此保持著高度危機意識,觀察市場脈動,一直在做轉型的準備,時機一到順勢而為而已。」

一般職場的殘酷趨勢是:長江後浪推前浪,但許朝宗這位屹立產業將近半世紀的「前浪」卻隨著時間進展,成為接軌本土與國際、更加奠定全方位藝術家的穩定地位。在利潤薄如紙、競爭廝殺激烈的台灣陶瓷產業市場中,他的作品叫好也叫座,是極少數兼具藝術價值與商業價值、專賣自己創作致富的藝術家。「在商業陶瓷領域中,比我會畫、會做的人很多,但透過積極的態度與持續的學習力,我研發出別人無法複製的技術『鐵鏽花釉』、『金彩系列』等,那就是『許朝宗』這個品牌獨一無二的優勢。」

金彩系列開山始祖作品「麒麟送子」1995年榮獲「鶯歌陶瓷嘉年華」第1屆陶瓷作品比賽金鶯獎第一名,售價百萬;2010年創作結合鐵鏽花及黃金蜜蜂的「甜蜜豐收」被麥森以3900萬元高價收藏,在博物館中永久展示;2015年在麥森駐廠所創作的「蛻變」、「福壽」、「瓜瓞」、「窯變」系列作品,有國內企業家出每支數百萬元希望收藏卻被他婉拒,他做為第一個進駐德國國營陶瓷名廠的華人藝術家,這批作品提升了台灣藝術在國際舞台的亮度,更是他的創作人生中無可取代的珍貴經驗,他笑說:「這項榮譽絕無僅有,不能賣。」


不服輸、不怕吃苦、力爭上游、隨時學習,
  才有可能擺脫貧窮宿命,走出自己的路

如今已進入「第五個十年』,許朝宗嘆說,年輕時為了賺錢養家,只會拚命向前衝,如今他創作之餘開始學著放慢腳步,「傳承」成為更重要的工作目標。前些年他以專業人員身份擔任陶瓷博物館、陶瓷學院教授老師,並升等為致理技術學院(現致理科技大學)專業技術正教授,隨著年事漸長,近年將教學重心轉回自己的工作室,便於就近指導。

據他觀察,這一代年輕人最大的問題在於「什麼都不缺」,家庭、學校、社會過於周延的保護和衣食無虞的生活,容易導致失去向上的動力。有幾句老話讓許朝宗特別有感,像是「千金難買少年窮」、「沒爹家窮,沒媽家亂。」對於很早就失去父親、家裡12個小孩食指浩繁,全靠媽媽辛苦撫養長大的許朝宗而言,唯有不服輸、不怕吃苦、力爭上游、隨時學習,才有可能擺脫貧窮宿命。「無論做什麼,『態度』都是成功與否的關鍵。」他很自信,就算當年他不做陶瓷,以他對自己的高度期許與努力不懈,在其他行業也必能闖出一片天。

許朝宗一手打造的藝術館位於鶯歌郊區,沒有老街的店家林立、人聲雜沓,館區一片寧靜綠意盎然。二樓陳列著他歷年得獎名作與2015年在麥森駐廠所創作的「蛻變」、「福壽」、「瓜瓞」、「窯變」9件作品,件件皆珍寶。他強調:「要傳承的除了技術,還有作品精神;尤其台灣陶瓷在德國國營陶瓷名廠發揚光大的故事,不只是我個人生涯的里程碑,也是兩國別具意義的合作交流,可以成為台灣陶瓷界很好的教材。」陶土高溫錘鍊日日不絕,許朝宗與陶瓷的美麗傳奇,還在創新延續。



【Youtube】
連結

【職人座右銘】
做陶瓷不要怕,多媒材、多技法,一定要勇於實驗,才能突破框架。

【職人小檔案】
●姓名:許朝宗
●所屬工作單位名稱/職銜:吉洲窯/創辦人
●出生年份:1954年
●產品項目:陶藝
●學歷:宜蘭農業職業學校森林科畢業
●主要經歷:
1975 創立吉洲窯
2003 當選台北縣鶯歌鎮陶瓷藝術發展協會第五屆理事長
2003-2009 應聘鶯歌高級工商職業學校師徒制專業師傅
2005 榮獲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臺灣工藝家
2010 受聘致理技術學院副教授專業技術人員
2011 陶瓷博物館、陶瓷學院教授老師
2013 升等專業技術正教授
2015 獲德國麥森瓷器藝術工作營駐廠藝術家
●代表作品:金彩系列、鐵鏽花釉系列
●得獎紀錄:
1995 獲「鶯歌陶瓷嘉年華」第1屆陶瓷作品比賽金鶯獎第一名
1997 獲「台灣生活用品評選暨展覽」最優獎
1999 獲「台灣省手工業工藝設計競賽」陶瓷類金獎
2004 獲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、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授證「國家工藝獎」
2008 獲上海「民族民俗民間文化博覽會」創新獎
2009 獲邀擔任致理技術學院駐校藝術家
2013 獲教育部「資深工藝師工藝精湛獎」
●出版著作:
2011 新北市臺灣工藝之家《金彩無限|許朝宗》
2016 文化部、國立臺灣工藝之家研究發展中心、MEISSEN《許朝宗—蛻變之旅 東西方文化交流在MEISSEN大放藝彩》
2017 文化部、國立臺灣工藝之家研究發展中心、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《靜觀瓷變:許朝宗 窯變台灣四O年》
●聯絡方式:02-2670-5756
●社群臉書粉絲團網址:許朝宗&吉洲窯陶瓷博物館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CCHJZY/
●產品展售據點:
店名:許朝宗陶瓷藝術館
地址:新北市鶯歌區大湖路185巷7號
電話:02-2670-5756
傳真:無
營業時間:需預約
開課資訊:無

店名:吉洲窯
地址:新北市鶯歌區尖山埔路5號
電話:02-2678-2591
傳真:無
營業時間:9:00-22:00
開課資訊:無